華膳空廚公布明年農曆新年年菜,以客家菜為主題推出11道年菜,除每年最熱門的限量東坡肉,還新增神氣胡椒鴨、豬肚燉雞湯等料理,預料將賣出上萬份,並推出早鳥7折優惠,業績看好達700萬元。華膳空廚表示,冷凍包年菜以特製鋁箔包裝,不需冷凍,只要隔水加熱即可食用,民眾只要動動手指訂購,就能輕鬆享受團圓年菜

由中華航空與太古集團共同投資的華膳空廚,不但航空餐飲有口皆碑,地面餐飲服務還延伸到外燴、團膳、中西式餐盒,也將銷售觸角延伸到網路購物,成立華膳美食網,銷售糕點、蛋糕、麵包、伴手禮與冷凍包功夫菜。

華膳空廚2011年推出圍爐年菜商品以來,CP值深受消費者肯定,今年推出的「華膳旺年菜」以客家菜為主題,研發系列料理,並加入主廚創意,發想出獨家好滋味。

年年熱賣年菜,華膳首推私房東坡肉,今年限量300份供應,堅持遵循古法,不使用一般棉繩,選擇繁複手工以瓜瓢固定豬肉,醬油及酒小火慢工煨煮,呈現色澤深紅晶亮,肉質軟嫩卻不膩口,造形刀工猶如一道工藝精品,美味又賞心悅目。由於製作過程複雜、失敗率高,華膳限量推出,想嘗鮮的民眾手腳要快。

華膳主廚利用巧思,研發出「神氣胡椒鴨」這道客家招牌菜,結合新加坡胡椒蟹做法,嚴選台灣優質鴨隻,使用薑汁、蒜頭、青蔥段、大紅炮花椒油、肉桂枝、八角等多種辛香料而成的的醬汁,細心按摩鴨肉使之入味,經過6小時的醃製,低溫油炸5分半鐘成金黃色,再加入新鮮白胡椒粒搖勻蒸上2小時,蒸到入口軟嫩鮮甜,好菜上桌盡是鴨肉香與多層次的辛香氣,是主廚最推薦的料理。

源自廣東的豬肚燉雞湯,是客家人用來招待客人的定番菜,也是早期客家農村過年才會準備的圍爐湯品。華膳特選重達2公斤、肉質細嫩多汁的鹿野土雞,年菜食譜與經過仔細清洗汆燙過的豬肚,加入花椒粒、白胡椒粒及清香撲鼻的九層塔慢火燉煮,白胡椒與花椒粒辛辣的香氣及回甘的風味,除去了肉腥味,鹿野土雞加上豬肚精華而得的珍貴上湯,促成一道溫暖滋潤的湯品。

另有極品佛跳牆、紅燒牛三寶、花生滷豬腳、桔香雞腿捲、酸菜炆鱸魚、鴻運番茄牛、猴菇素什錦(全素)、嫩薑綠豆甜麻吉(全素)等料理,12月15日開始預購,1月31日前預訂可享85折優惠,取貨日期則為1月15至2月9日止。

【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】「全球超過82%的國家採用晶片身分證,而愛沙尼亞更在2007年成為世界第一個推動晶片身分證線上投票,內政部有無規劃推動?」飯店年菜國民黨立委曾銘宗19日在立法院表示,推動產業數位化升級,身分證晶片化是基礎工程。內政部長葉俊榮回應,「會在1年內推出相關規劃。」成大電機系年菜網路購物教授李忠憲則在臉書上反對說,「內政部資安系統令人憂慮,若真要晶片化,內容應最小化,不要包山包海。」

「全球超過82%、160個國家都已採用晶片身分證,像中華民國採傳統年菜套餐身分證的國家只剩不到30個,內政部是否有相關規劃?」曾銘宗19日在立法院表示,我國幾乎每10年換發一次身分證,而上次換發身份證是2005年,晶片化身分證是世界數位潮流的趨勢,建議內政部若有規劃,可好吃年菜整合健保卡、護照及自然人憑證等功能。

曾銘宗舉例說,愛沙尼亞早在2007年就推動晶片身分證線上投票,並結合護照功能,比利時、德國等也都採用接觸式晶片,澳洲甚至更近一步推動手機就是身分證,這些國家將身分證推動晶片化、數位化,若質疑有資安問題,其他國家難道不會有嗎?無法克服嗎?他認為,「台灣要推動產業數位化升級,但身分證晶片化的基礎工程卻不做,是非常怪異的事。」

葉俊榮說,雖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每10年換發身分證,但基於防偽技術需要不斷更新,且科技發展、數位躍進等都讓資訊流通與儲存有很大的變化,身分證晶片化是全球的趨勢,未來可以確定的功能會整合「自然人憑證」,至於健保卡、護照等功能,因涉及民眾使用習慣、各部會權責,與資安防護等,都還只是討論,不一定會整合。

「在1年內會提出相關健全的身分證晶片化規劃。」葉俊榮表示,內政部目前仍著手社會多方溝通、完備法律機制及整合機關組織,希望準備好再推出。

雖然將身分證晶片化、數位化是世界各國趨勢,但李忠憲還是反對身分證晶片化,他在臉書上指出,整合自然人憑證最大的應用就是報稅,但券商和銀行的金融憑證可以報稅還不需要實體晶片也可運作,而健保卡有實體晶片也可以報稅,看不出新的晶片身份證可以有什麼更好的應用?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上來看,需要更多考量,不能光以便利為主。

李忠憲也說,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內政部管理那麼大的戶役政系統,卻只靠一個半的專職資訊人員在管資安,這樣的情況不檢討,內政部說晶片身分證能夠有什麼樣的資安保護,他一點都不相信。

台北世大運開幕中負責技術支援的高空演員懸吊團隊總監劉士毅,其九歲女兒「阿妞」罹腦癌「星狀細胞瘤」,因腫瘤接近腦幹無法開刀,劉的好友還上網發動募款,盼讓阿妞出國接受另類療法,但在9月28日劉士毅證實女兒已於27日晚間因腦腫瘤破裂過世,讓眾多網友相當不捨。

傳統開腦手術係指翻開頭皮、鋸開頭骨,通常會留下較大的傷口,且手術中必須「勾腦」(brain retraction,利用專門的器械將正常腦部組織勾開,有可能造成腦部傷害。)而腦部微創手術的特點是傷口較小,且不需像傳統開腦手術必須「勾腦」。施行腦部微創手術時,顯微鏡或內視鏡都是醫師可能會用到的輔助儀器。

總結來說,比起開顱手術需要勾腦多少會傷及腦部正常組織,內視鏡手術透過透明手術套管,將局部腦神經纖維撥開,壓力可平均分布在套管上,減少腦部傷害。高階核磁共振腦神經纖維分析研究顯示,能降低對腦神經纖維傷害近30幾倍。此外,微創手術優點為傷口小、失血量少、恢復時間短、神經功能保存率較高,更能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。

目前大約7成的腦瘤可以利用腦部微創手術治療,但並未定論多大的腫瘤適用或不適用內視鏡手術,理論上若腫瘤較大,內視鏡手術拉長時間、慢慢切除,仍是可行,但仍要視腫瘤的位置而定,部分腫瘤仍以傳統開顱手術為佳。未來國內技術持續進展,內視鏡若能運用在切除位於大腦深部腫瘤,相信對病人助益甚大。

延伸閱讀:不用鋸頭骨、翻開頭皮…腦部內視鏡微創手術新發展

軟板上游材料聚醯亞胺薄膜 (PI) 供應商達邁 (3645-TW) 在市場看好產品需求上揚且報價傳出上漲同時,本周股價滾量以 82.1 元創上市以來新天價,22 日收盤價報 79.1 元,一周股價上揚 2.72%,股價站上所有均線。

達邁有擴充 600 噸新產能的方案提出,該公司已公布 10 月自結稅後純益,達 3300 萬元,年減 6%,每股純益為 0.27 元,依達邁財報推算,前 10 月稅後純益 2.43 億元,每股純益為 1.98 元。達邁 11 月營收達 1.94 億元,月增 0.89%,年增 24.22%,淡季中營收表現持穩,累計前 11 月營收 17.4 億元,年增 9%。

達邁股價已站上所高雄除夕圍爐有均線,在 9 日 KD 值交叉向上且 MACD 柱狀體維持紅棒同時,目前仍維持多頭格局,成交量如能維持 1 萬 2000 張量能之上,方有繼續上攻力道。

線上訂年菜
77FF6461FFC370BF
arrow
arrow

    diaz96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